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定
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1.1 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4.1.2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 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4.1.3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丰富的补给水资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 用开式热力管网。 4.1.4 当热水热力管网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管网。 4.1.5 开式热水热力管网在生活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不设回水管。 4.2 蒸汽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 4.2.1 蒸汽热力管网宜采用单管制。 4.2.2 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大且技术经济 合理时,蒸汽热力管网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4.2.3 蒸汽热力管网的热负荷分期增长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4.2.4 蒸汽供热系统应创造条件采用间接换热系统,当被加热介质泄露不会产生危害时, 其凝结水应全部回收并设置凝结水管道。 4.2.5 当凝结水回收时,用户热力站应设闭式凝结水箱,用水泵将凝结水送回热源。 4.3 多热源供热的确定 4.3.1 供热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在技术经济合理时,热力管网干线可连接成环状管网。 4.3.2 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有条件时应由两个热源供热,或者设自备热源。 5 热力管网布置与管道敷设 5.1 管网布置 5.1.1 城市热力管网的布置应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1.2 城市热力管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管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b) 穿过工厂区的城市热力管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c) 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管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d) 热力管网管道选线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